在建筑結構加固工程中,植筋膠加固技術因施工便捷、粘結力強等性能被廣泛應用。但在施工中操作不規范,易導致植筋錨固性能失效,埋下安全隱患。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從以下幾個知識點,詳細解植筋膠加固的正確使用方法,助力加固工程順利推進。

一、「材料選型與檢查」
植筋膠的質量直接決定加固效果,需選用符合《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》的產品。采購時需核查產品出廠合格證、檢測報告,重點關注膠體抗壓強度、粘結強度等性能指標。同時,需對鋼筋進行檢查,選用表面無銹蝕、無油污的螺紋鋼。如果鋼筋有銹跡,需要進行除銹和清潔,
植筋膠的質量直接決定加固效果,需選用符合《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》的產品。采購時需核查產品出廠合格證、檢測報告,重點關注膠體抗壓強度、粘結強度等性能指標。同時,需對鋼筋進行檢查,選用表面無銹蝕、無油污的螺紋鋼。如果鋼筋有銹跡,需要進行除銹和清潔,可以使用鋼絲刷、砂紙等工具除去鋼筋表面的鐵銹、油污等雜質。
二、「規范施工」
①.鉆孔
按設計圖紙標記鉆孔位置,避開原結構主筋、管線,可通過鋼筋探測儀定位。鉆孔深度需滿足錨固要求,鉆孔時保持電錘垂直于混凝土表面,避免孔壁出現裂縫;鉆完后用專用檢孔器檢查孔深、孔徑,若孔內遇到鋼筋或孔洞傾斜,需重新選址鉆孔,廢棄孔需用將其填補密實。
②.清孔
鉆孔完成后,清孔是植筋膠加固的關鍵環節,清孔需執行 “三吹三刷” 標準流程,使用毛刷和吹風機對孔洞進行反復清孔,直到徹底清理孔洞內的灰塵、碎屑等雜質。這樣才能確保其孔洞干凈、干燥,以保證植筋膠與混凝土和鋼筋的良好粘結。
③.注膠
注膠時,先要將前半管膠摒棄不用,防止固化不均勻的現象。注膠時將膠槍的混合膠管伸入孔底,注膠時需按勻速緩緩注入,膠液應從孔底開始填充,直至膠量填滿孔深的 2/3處停止,預留鋼筋植入的空間。
④.植筋
植筋時將鋼筋按同一方向緩緩旋轉植入清理好的孔洞中,使膠液均勻包裹鋼筋表面,直至達到預定的深度。
⑤.固化養護
固化期間需保持環境溫度在合適溫度,溫度低于相應溫度時需要采取保溫措施,高于35℃時搭建遮陽棚降溫,嚴禁在固化期內擾動鋼筋。
⑥.固化完成后,可以進行負載
按照規范要求抽取植筋數量進行現場拉拔試驗,如果試驗結果不能合格通過,需要及時排查問題并重新施工。
總結
植筋膠加固工程,從材料選型到驗收,每一步都需要嚴格規范。唯有遵循規范流程,把控細節質量,才能確保植筋錨固力得到很大的提升,這樣不僅降低返工成本,更能為結構安全提供長期保障。